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工业碳达峰优秀企业系列报道五十六

2024-05-09 14:39          859次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经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领导同志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自2022年起,从征集范例、调查研究和宣传培育三个维度开展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遴选和研究工作,找出并宣传推广企业优秀成果与案例,助力工业领域更好地开展碳达峰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105家工业行业领军企业(2022年42家,2023年63家)成为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根据工作计划,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将在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支持下,持续做好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遴选和研究工作,到2025年累计找出300家,到2030年累计找出1000家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并在每年的中国工业碳达峰论坛上发布当年的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研究成果(含企业名单)。

现将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优秀企业成果和案例进行系列报道,为各地方、行业、企业做好工业碳达峰工作,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范例参考和路径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多次对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作出深刻论述。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炼焦煤生产加工企业和市场供应商,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煤”)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五个重大关系”,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双碳行动”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分布式清洁能源开发,深入实施能耗“双控”和碳达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2022年,山西焦煤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评为首批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一、建立完善“双碳”管理体系

山西焦煤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双碳“1+N”政策。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了由董事长、总经理任双组长的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集团公司-子分公司-矿厂”三级“双碳”管理体系。坚持规划引领,依据全国、全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制了《山西焦煤集团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2025年夯基、2030年达峰的战略目标和八大低碳行动,全面推动山西焦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同步制定了《山西焦煤碳排放管理办法》,规范了“双碳”全业务“端到端”管理流程。

二、聚焦煤炭主业智能化改造

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煤炭资源的稳定高效开发是能源稳定供应的“压舱石”,也是结构优化升级的“稳定器”。山西焦煤一方面高效开发煤炭资源,以“2025年大型煤矿、灾害严重煤矿及其他具备条件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为总体目标,按照“试点示范、总结经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压茬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另一方面,高效搭建总体架构,从打造数字化管理体系、保障智能化建设先行、推进综采智能化建设、探索掘进智能化路径、分类推进矿井智能化建设等五方面协同发力。目前,累计建成27座智能矿山、179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初步形成了集“一个大数据中心”“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应用平台”和N个应用子系统于一体的智能化煤矿信息系统体系。

三、推进分布式清洁能源开发

山西焦煤坚持全方位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完善多种能源布局,在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矿区分布式光伏开发、余热余气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率。目前,已完成灵丘60MW光伏发电项目等7座光伏发电站,总装机97MW,年发电量1.3亿度,节约标煤4.3万吨/年,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2万吨,同步完成5000余亩荒漠化土地治理。有效盘活空间区域,加强对采煤沉陷区、工业场地、矿区闲置荒山、矸石生态修复区域等空间的规划利用,突出区域风光资源优势,建设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持续推动相关产业与新能源的耦合利用。

 

图片1.png

图1:山西焦煤光伏电站

四、强化瓦斯抽采利用“全链条”管理

通过构建瓦斯抽采利用“全链条”管理体系,以及“分质利用,效率优先”梯级利用模式,为煤炭企业瓦斯治理提供了“山西焦煤”方案。下好“先手棋”,统筹推进瓦斯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按照“列出清单、制定规划、成立专班、分步推进、落地见效”的总体要求,严格遵守瓦斯抽采与利用“三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使用),积极推广瓦斯抽采相关先进装备、工艺和技术应用,实现了效益效率最大化。打好“主动仗”,以提升瓦斯综合利用率为目标,坚决做到应抽尽抽、先抽后采、煤与瓦斯共采和以抽保用、以用促抽;全面开展低浓瓦斯利用技术研究,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专业机构间的紧密合作,坚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目前,山西焦煤所属10座瓦斯突出矿井、20座高浓度瓦斯矿井全部建有瓦斯抽采装置,建成瓦斯发电站20座,装机容量149.98MW,年发电量6.42亿度,年利用瓦斯量为2.5亿立方米;建成瓦斯锅炉8台(10t/h),年利用瓦斯量1562万立方米。2023年,山西焦煤抽采瓦斯综合利用率达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0余万吨。在建瓦斯发电项目5个,总装机容量15.9MW,建成后可新增瓦斯利用量2600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4万吨;规划建设的瓦斯发电项目有2个,总装机容量18MW。

 

图片2.png

图2:杜儿坪矿瓦斯发电站

五、坚持矿井水“防治用”一体化治理

山西焦煤紧紧围绕“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以标准化污水厂创建工作为重点,着力推动矿井水“防治用”一体化治理。在“防”字上下功夫,着力促进井下清洁生产,推广绿色开采、保水开采,坚持井下灭火、抑尘等材料必须选用环保型材料,严禁井下废乳化液、废机油、浓缩液等随意倾倒,做到“防”字当头、源头减污。在“治”字上做文章,以精益化管理为抓手,深入开展标准化污水厂创建,通过强化污水厂基础管理和实施相关工艺改造,进一步提升矿井水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达到工艺完善、化验规范、自动加药、集中控制、在线监测调度的集成目标。重点关注矿井水深度脱盐示范项目建设,扎实做好矿井水达Ⅱ类水质提标改造课题研究。在“用”字上出实效,坚持“应用尽用”,将满足回用标准的矿井水用于周边工业生产、国土绿化、生活杂用、生态补水,统筹建设回用设施和管网,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多方共赢。目前,山西焦煤所属192个矿井水处理厂和生活水处理厂全部完成了标准化创建,创建率达100%,污水厂整体运行成本同比下降5%以上。

 

图片3.png

图3:斜沟矿矿井水处理厂

 

图片4.png

图4:经坊煤业污水处理厂

六、实施煤矸石“产排治”全流程管控

在强化煤矸石治理方面,山西焦煤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建立了煤矸石“产排治”全流程管控体系。通过优化采掘工艺,实施井下智能分选改造,减少原煤含矸量;通过充填开采、地面回填、修路筑路、制作建材等煤矸石治理方法齐头并进,提高煤矸石综合利用率;通过建设矸石山生态治理示范矿厂,开展历史遗留矸石山专项整治,推进煤矸石生态回填,煤矸石规范处置率达100%;通过与山西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煤矸石“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拓展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和消纳途径,提升固体废物安全规范处置、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水平;通过大力开展矿区美化绿化硬化、打造园林式矿井和社区等举措,持续优化矿区环境。2023年,河曲露天矿“排土场绿化与复垦绿植优选与效果监测评估”项目入选“煤炭行业中国好技术”奖。目前,山西焦煤已创建部、省级绿色矿山41座,绿色矿山创建比例达44.5%,2024年底绿色矿山创建比例将达70%以上。

 

图片5.png

图5:杜儿坪矿治理后的矸石山

七、打造“多式联运”绿色物流新模式

在绿色物流方面,山西焦煤一是优化煤焦运输结构,积极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应用,促进物流运输洁净化、低碳化、绿色化;二是优化运输组织效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大宗物资、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散改集”;三是推动煤炭公路运输数字赋能,优化升级公路煤炭管理信息平台,推广运力信息数据采集标准化。目前,国六、新能源车货运量占比已达60%,原料煤入洗、厂区短倒新能源车、清洁能源车占比达40%以上,500公里以上煤炭运输铁路货运量占比达95%以上。

 

图片6.png

图6:智能绿色能源物流体系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八、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在推进焦化产业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山西焦煤先后向焦化企业投资20余亿元,用于备用干熄焦改造、VOCs深度治理、无组织排放管控和厂区短倒车辆清洁化等项目落地见效,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2023年,焦化企业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同2020年相比减排20%以上,焦炭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行业标杆水平。山西焦煤旗下山西焦化被工信部确定为2023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

图片7.png

图7:山西焦化生产现场

在强化碳资产管理方面,山西焦煤在煤电企业建立了涵盖碳战略、碳计量、碳交易等全价值链的碳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在2021-2022年第二履约期仅兴能电厂就实现碳配额盈余300万吨,实现碳资产收益2亿元。

在实施煤电节能减排方面,山西焦煤大力推进燃煤电厂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等项目建设,有效提升了煤电机组运行水平,600MW煤电机组供电煤耗已全部降至290克标准煤/千瓦时。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2022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活动中,山西焦煤所属兴能电厂成为获得AAAA级及以上优胜称号机组台数最多的电厂。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转载或引用请联系项目组并注明文章来源。

 

联系人:中国工业碳达峰项目组

电  话:010-62385286、010-62386769

邮  箱:cfie6238528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