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碳达峰优秀企业系列报道七十七: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高端汽车 低碳制造

2025-04-25 00:00          112次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经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领导同志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自2022年起,从征集范例、调查研究和宣传培育三个维度开展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遴选和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170家工业行业领军企业(2022年42家,2023年63家,2024年65家)成为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根据工作计划,在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支持下,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将于2025年持续做好本项工作,并将于年底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工业碳达峰论坛上发布当年的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研究成果(含企业名单)。

现将研究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优秀企业成果和案例进行系列报道,构建中国工业碳达峰长效宣传机制,传递绿色低碳理念,为各地方、行业、企业做好工业碳达峰工作,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工业高质量发展供范例参考和路径借鉴。

一、企业简介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奔驰)成立于2005年8月8日,是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集发动机、电池与整车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中德合资企业。秉承“行则致极”的企业精神,北京奔驰持续推进“电动化、数字化、低碳化”战略转型。2024年,北京奔驰成为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图片1.png

图1 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目前,北京奔驰已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全球同时拥有前驱车、后驱车、电动车三大车型平台,以及发动机与动力电池工厂的合资企业,并实现了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与整机的出口,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依托,北京奔驰目前在产11款梅赛德斯-奔驰车型:EQE、EQE SUV、EQA SUV、EQB SUV、长轴距E级车、长轴距C级车、长轴距GLC SUV、长轴距A级轿车、GLA SUV、GLB SUV以及梅赛德斯- AMG A 35 L 4MATIC。

 

图片2.png

图2 北京奔驰车型矩阵

作为首都汽车工业持续向高精尖方向转型升级的代表,北京奔驰还集世界先进的制造工艺与现代化的管理于一身,并以工匠精神为依托,不断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接连荣获“全球卓越运营工厂”“绿色示范工厂”“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等荣誉称号,以实际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图片3.png

图3 北京奔驰整车生产线

北京奔驰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积极践行绿色低碳战略。目前,北京奔驰已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评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荣获“2016—2020年度北京市节能减排先进集体”“全国2020年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北京市智能制造能源计量中心(汽车制造)”“北京市节水型单位”“北京市绿电消纳领跑者”等荣誉称号。

二、低碳战略——遵循可持续发展之道,构建绿色价值链体系

北京奔驰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基于北汽集团“BLUE卫蓝计划”、梅赛德斯-奔驰集团“2039愿景”计划,制定了在2030年之前实现生产制造碳中和,2039年之前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规划,不但将“负责的可持续性”列为六大战略要素之一,而且将“低碳化”列为北京奔驰战略转型目标之一,从制造降碳、供应链物流降碳、管理降碳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双碳”目标落地。这一战略不仅彰显了北京奔驰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也标志着其在绿色低碳制造领域的深度布局。

为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北京奔驰于2021年成立了碳中和委员会,下辖绿色产品、绿色生产、绿色供应链、环境保护、绿色能源五个低碳化要素,由北京奔驰中外方最高管理者共同领导,全方位统筹推进碳中和管理工作。对于生产制造碳中和,北京奔驰从策略、组织、人员、机制四个层面,通过“高效用能、自制绿色能源、外购绿色能源、碳补偿”四步走的生产制造碳中和实施方案,来逐步实现目标的达成,即:(一)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总量,持续节能降耗的深度挖潜;(二)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技术应用,提高自制绿色能源占比;(三)通过外购绿色电力进一步抵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四)对于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碳排放,北京奔驰将通过参与国内的碳补偿项目来进行抵消。积极稳妥推进碳中和,全面实现低碳化,成为汽车行业标杆企业。

三、绿色产品——坚持电动化转型战略,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北京奔驰始终在稳步推进电动化转型进程。目前,北京奔驰已经拥有一座动力电池工厂、一个全新的纯电生产平台和两款动力电池,并初步形成了由全新EQE、EQE SUV、EQA SUV、EQB SUV、EQC SUV组成的豪华电动产品矩阵,在加速向“全面电动”迈进的道路上,北京奔驰正不断夯实平台、人才、产品三大根基,为领跑电动化,促进低碳化新赛道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以主要生产纯电车型的北京奔驰顺义工厂为例,该生产基地采用先进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实现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质量等生产流程的无缝链接,打造质量领先、客户满意的豪华电动车。此外,北京奔驰还将部署新一代模块化架构平台(MMA)和MB.EA纯电平台,为全新纯电车型的投产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北京奔驰特别成立了新能源人才孵化中心和新能源创新中心。依托完善的平台基础和充足的人才储备,北京奔驰将不遗余力地扩大、升级产品阵容,加速实现全面电动,为中国客户提供更丰富的豪华低碳出行选择。

四、绿色运营——建立健全绿色运营机制,以智能低碳服务生产管理

根据北京奔驰战略发展要求,在基础建设方面充分考虑设计、生产、测量以及环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改造和优化,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为承接“北京奔驰走向卓越”的战略目标,北京奔驰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倾力打造“绿色奔驰”发展观,先后在各整车厂厂区和发动机厂区建设中实施了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空气余热回收、太阳能热水、高效照明、数字化能源计量系统(EMS)、智能化设备自控系统(BMS)、雨水回收、污水处理再利用等多种低碳节能环保技术,率先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绿色环保工厂的标杆工厂。

北京奔驰管理层将有效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大幅提升能源资源计量技术,不断建立健全绿色运营的管理制度,运用数字化、智能化、AI等大数据工具搭建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生产管理机制。

企业提质增效、长期低碳发展,有效计量是关键的一环。北京奔驰完善的数字化能源计量系统(EMS)和智能化设备自控系统(BMS),实现了能耗自动采集分析、设备自动运行管理,结合北京奔驰生产系统、设备管理系统、IT服务器,已经搭建起能源物联网的通信架构。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工具,深度挖掘能源数据相关性分析的价值,推出数字化驱动的低碳新业务。结合预测性维护体系、设备数字孪生AI控制模型,逐步搭建了北京奔驰设施能源智慧运维平台。

 

图片4.png

图4 能源计量系统(EMS)

五、绿色供应链——建立绿色供应链体系,严控供应链碳足迹

随着中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北京奔驰积极响应,制定“供应链2039年碳中和”路径规划。为确保“2039供应链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北京奔驰采购部与物流部围绕建立绿色供应链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确保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工作的落地和实施。

(一)北京奔驰要求新车型项目的供应商签署2039碳中和意向书,承诺2039年交付的产品是碳中和的,目前相关供应商签署率已达100%。

(二)北京奔驰对碳排放强度高的关键供应商(钢材、铝塑料粒子、电池等)制定每五年的减碳目标,并要求供应商明确减碳路径。

(三)为使供应链产品碳足迹数据更加透明,北京奔驰计划对所有新项目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开展产品碳排放摸底排查,建立了北京奔驰完整的供应链碳排放核查机制,并为后续开展产品碳排放核查建立了完善的流程体系。

(四)北京奔驰联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团队,合作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碳足迹可信平台”,首创性提出国内汽车物流行业的碳排放数据统计测量标准,设计算法逻辑,以国产零部件运输为试点,实现碳排放的可信精算,并且首次实现了卡车级别到零部件级别的碳排放算法转换。

(五)北京奔驰联合中都物流共同开展氢能源物流卡车的示范性推广,目前已投入一批氢能源卡车进行零部件短途转运试点工作。

除此之外,北京奔驰开启绿色供应链灯塔试点项目,发挥低碳项目引领作用。

北京奔驰2022年11月与宝钢签署《打造低碳绿色钢铁供应链合作备忘录》,致力于在整车制造过程中使用更加清洁的原材料,共同打造绿色汽车钢铁供应链,促进双方在生产制造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减排,实现跨领域协同减碳,共同迈向绿色可持续未来。

图片5.png

图5 北京奔驰与宝钢签约合作备忘录


2023年2月,北京奔驰与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回收供应商格林美、邦普签署了《关于构建电池闭环回收项目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展动力电池闭环回收项目,具体路径为退役动力电池将交由格林美和邦普,通过其先进的回收技术,再生镍、钴、锰、锂等关键原材料,并将其重新供应至宁德时代的供应链中,用于生产搭载在北京奔驰车上的新的动力电池。同时,各方将围绕电池回收技术与回收商业模式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探索与合作。

未来北京奔驰将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机制,强化供应商绿色低碳管理水平,促进供应商自身绿色低碳体系建设,提高绿色低碳物流水平,与供应商共同携手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六、环境保护——勇担社会环保责任,拓展低碳发展格局

北京奔驰制定了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环境管理目标,将相关目标纳入各部门绩效进行考核,并利用北京奔驰数字化管理手段进行月度跟踪。依托污泥干化、废乳化液低温蒸发、物流包装优化等重点减量项目,各部门日常精细化管理,全年目标顺利达成。废水、废气通过在线监测管控及日常监测监督,均100%达标排放。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北京奔驰持续引进先进技术,改造现有生产工艺和设施设备,不断推进工厂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发展模式。在喷漆工艺中,北京奔驰采用干式喷漆、免中涂等绿色工艺,将喷漆机器人换色清洗等环节产生的废溶剂,通过管路密闭收集、合规处置,年减少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约10t。循环包装替代一次性纸质包装的项目持续推进,目前全厂进口和国产零部件实施循环包装的比例已达95%,预计每年可有效节省固体废弃物超4,400吨。北京奔驰锅炉、喷漆车间燃烧器均实施了低碳改造,排放浓度实现从项目实施前的150mg/m³降低至30~60mg/m³。

七、绿色能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线并进重用绿色能源

为提升自制绿色能源占比,北京奔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在北京奔驰厂区内,光伏装机量超35兆瓦,每年光伏发电量超3,000万度,并且光伏发电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未来,随着新建光伏投入使用,预计年光伏发电量可达9,000万度,实现碳减排量约5.4万吨。此外,北京奔驰的地源热泵项目每年节约用电约190万度,可帮助北京奔驰减少上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北京奔驰还在不断推动空气源热泵在各厂区能源系统中的逐步使用,以大量减少天然气的用量。

图片6.png

图6 北京奔驰光伏发电


在外购绿色能源方面,北京奔驰已连续四年参与绿电交易,为生产制造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降低生产制造碳排放。2021年9月7日,我国正式启动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来自全国17个省份的259家市场主体参与了交易,其中,北京市交易规模9,620万度,北京奔驰购买绿电3,300万度,超北京市绿电交易总量三分之一。2024年,北京奔驰采购绿电实现规模性突破,绿电消纳超过3亿度,降低碳排放超18万吨,且绿电采购量在持续增长,目前已达成2024—2026年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到2026年绿电采购量将达4亿度,预计降低碳排放超24万吨,进一步向2028年实现100%绿色电力供应的目标跃进。

八、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助力绿色低碳工厂建设

汽车制造业的能源供应普遍为分产分供的形式,在给定硬件的前提下,已趋近于其效率的上限。能否在大量使用绿色能源的背景下,突破分产分供的能源供给形式,将所有类型的能源在同一平台统一管理,形成有机整体,统一接收平台下发的指令,以达到最低能耗、最低运行成本,或最低碳排放,并充分利用绿色能源的目的?北京奔驰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自己的探索。

北京奔驰通过园区中的单一建筑首先搭建制造业综合能源系统创新示范项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落地案例。建设光伏和风力发电,丰富绿色能源供给;建设蓄冷蓄热系统,降低运行成本;搭建能源管理平台,模拟新形势下的能源使用场景。

 

图片7.png

图7 北京奔驰零碳科技实验室

本项目总体方案思路为:

(1)基于冷热网结构和配电结构因地制宜,以“源网荷储一体化”理念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方案;

(2)尽可能提高光伏系统装机容量与多种光伏形式的应用,尽可能模拟未来多种新能源形式的耦合,同时,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3)增加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源,不仅满足蓄热需求,同时为未来供热电气化提供指导依据;

(4)根据场地条件,应用多种储能技术,提高电网新能源电力消纳能力和柔性可控负荷;

(5)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将场景分解为能流图,对能流图中所有的能源供应侧、转换侧、负荷等元素进行数学建模、利用数模自主学习能力对该用能场景的能源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积累,根据分析结果准确进行能源用户侧的负荷预测,结合寻优算法,最终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智能控制,同时辅助能源管理团队进行能源管理决策。

北京奔驰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政府要求,股东期盼,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系统思维,发挥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积极稳妥推动低碳化战略,做强绿色制造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形成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低碳管理模式,坚持高端汽车、低碳制造,早日达成低碳化转型目标,实现碳中和。

 

版权声明:如转载或引用请联系项目组并注明文章来源。

 

联系人:中国工业碳达峰项目组

电  话:010-62385286、010-62386769

邮  箱:cfie62385286@163.com